与国外相比,国产轴承在高端、大型轴承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产业有:
1、 航天
作为关键基础部件,国外正在研制推力比15-20的第二代航空发动机轴承,在准备装配到第五代战斗机上。
10年来,美国开发出了第二代航空发动机用轴承钢。代表钢种为耐500℃高强度耐腐蚀轴承钢CSS-42L和耐350℃高氮不锈钢轴承钢X30(Cronidur30)。中国第二代航空发动机轴承的研发正在进行中。
2、 汽车用
对于汽车轮毂轴承,中国广泛使用第一代和第二代轮毂轴承(滚珠轴承),而欧洲已广泛使用第三代轮毂轴承。第三代轮毂轴承的主要优点是可靠性高、有效载荷距离短、安装方便、无需调整、结构紧凑等。目前,我国进口的车型大多采用这种轻量化、一体化结构的轮毂轴承。

3、 铁路车辆用
目前,我国铁路重型列车轴承采用国产电渣重熔G20CrNi2MoA渗碳钢,而国外已采用超高纯轴承钢(EP钢)、先进的真空脱气熔炼技术、夹杂物均匀化技术(IQ钢)
)、超长寿命钢技术(TF钢)、细晶粒热处理技术、表面超硬处理技术以及先进的密封和润滑技术应用于轴承的生产和制造,从而大大提高了轴承的寿命和可靠性轴承。我国电渣轴承钢不仅质量低,而且成本比真空脱气钢高2000-3000元/吨。采用电渣轴承钢。
4、 风电能源
至于风电轴承,我国目前无法生产高技术含量的主轴轴承和减速机轴承,基本依赖进口,3MW以上风电机组配套轴承的国产化问题尚未解决。国外为了提高风电轴承的强度、韧性和使用寿命,采用了新型特种热处理钢SHX(40CrSiMo)。对于偏航和变桨轴承,硬化层深度、表面硬度、软带宽度和表面裂纹。
减速机轴承和主轴轴承采用碳氮共渗,使零件表面获得更稳定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30%-35%)和大量细小的碳化物和碳氮化物,提高了轴承在污染情况下的使用寿命润滑条件。
|